柴油发电机从海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
作为市场生长周期中必需经受的磨练,在履历了较快生长的十年后,中国海内的柴油发电机组市场也面临着一些生长阻力。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基础建设投资和高耗能制造业增速放缓,在2009-2011年由政府主导的四万亿元投资中的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并投入运行,部分工程在建成后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使用效率,这对未来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出起到一定阻力。另一方面,为降低污染排放并提高工业生产能效,大宗的中小规模的制造工厂,特殊是高耗能行业的企业面临被关闭的可能。这些企业一经在中国的多次电荒中都是柴油发电机组的主要用户。
其次,海内市场的竞争强烈、产品同质化水平高。仅销售额过万万元的企业就凌驾200家,这些被称之为OEM的企业所使用的发念头大部分由重庆康明斯、沃尔沃、三菱重工等企业提供,发电机由利莱森马、马拉松等国际品牌供应。在中低端的终端应用市场上,也会接纳中国本土的发念头品牌,如上柴、济柴、常柴等。在已往的市场阶段,中国本土企业普遍只重视对客户的开发和销售渠道的扩张,很少有企业会重视对客户应用需求的定制化以及售后效劳的维护。由于后者需要投入很大的本钱,并且不可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收益。
再次,由于国际品牌如康明斯、卡特彼勒、科勒等都将生产制造转移到了中国,有些外资企业还将中国作为亚太区以致全球的生产基地,以此降低本钱和海内企业竞争。这无疑降低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率水平。
基于以上这些缘故原由,中国本土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已不知足于海内市场,转而发力外洋市场,特殊是针对外洋工程承包项目市场。MARTEC GROUP 咨询公司对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市场的专题研究显示,2006 年中国柴油发电机组出口额仅10 亿元人民币左右,而到了2010 年,出口额增至100 多亿元人民币,年复合增添率靠近80%。